大家好,关于三国群英传1最强五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三国群英传1》什么兵种最厉害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三国群英传1》什么兵种最厉害
《三国群英传1》链锤兵兵种最厉害。
在三国群英传1中,虽然设置了兵种相克的关系但由于某些破坏平衡的设置导致链锤兵远可抛、近可砸,从而天下无敌(尽管有武斗兵可以克制链锤兵,但由于1代中只有最多100名士兵,武斗兵还没有冲到跟前,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很多就会被100名链锤兵砸完)。
简单胡兵种克制关系:长兵器(枪锤)克短兵器(扑蛮藤),短兵器克远程(弓飞链),远程克长兵器。武斗兵要特殊一些,暂且算作短兵器吧,对远程能占上风,被锤兵克制,但对枪兵优势明显。藤甲兵介于长短兵器之间。
《三国群英传1》由中国台湾奥汀科技公司开发制作,并于1998年2月上市,是以两军对战为主、内政计谋为辅的三国游戏。是以两军对战为主、内政计谋为辅的三国游戏。玩家可以扮演三国历史时期的著名君主,或者干脆自建武将,透过各种手段消灭四处不同势力,完成统一大业。《三国群英传1》系列游戏的内政设计都比较简单。通常用很简便的方式和步骤就可以完成内政部分。可以说,两军面对面的交战是《三国群英传》系列的精髓,也是该系列游戏长期以来吸引玩家的亮点。而玩家的大部分时间和操作也都在与敌军交战之中完成。《三国群英传1秘籍》则是众多玩家在玩该游戏时日积月累所总结的心得经验!
二、三国群英传1 什么兵厉害
《三国群英传1》链锤兵最厉害。在《三国群英传1》中链锤兵超强克藤甲兵。在对付南蛮的时候有点用处,但蛮族兵要多于藤甲,链锤兵没有大刀、长枪有优势。链锤兵还强克朴刀。虽然比大刀差一点,但升级以后有短程攻击的优势,因此在对付广大的朴刀兵的用途上,强化了链锤兵的出场机会。
链锤兵正常克制黄巾、蛮族和女兵。这三种兵种都属于特殊兵种,对其实用性影响不大。正常克制长枪兵,如果配合短程射击,也有不错的效果。链锤兵克制最常见的短程兵种朴刀,克制最常见的长武器长枪,大大增强了它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三国群英传1》游戏中的设定是兵种相克的,其兵种相克具体为:
1、长枪兵克朴刀兵、蛮族兵、藤甲兵、黄巾贼。
2、朴刀兵克弓箭兵、飞刀兵、链锤兵、蛮族兵。
3、铁锤兵克朴刀兵、蛮族兵、藤甲兵。
4、武斗兵克弓箭兵、飞刀兵、长枪兵、朴刀兵。
5、大刀兵克朴刀兵、武斗兵、蛮族兵、藤甲兵。

6、弓箭兵克长枪兵、大刀兵、铁锤兵。
7、链锤兵克长枪兵、铁锤兵、黄巾兵。
8、藤甲兵克弓箭兵、飞刀兵、链锤兵、朴刀兵、蛮族兵、黄巾贼。
三、三国群英传7里哪5个武将一组最强。
5个武将一起的组合技就那么些、一般都是历史上有一定关系的武将的组合技要牛点、就是他们说的情谊技。你说的五虎将的组合技能也是情谊技。我发现的两个不是情意技但也需要5个武将自合、我刚玩不久。他们说的组合技只看官职那些我不赞同、因为封官职是可以得到武将计的。游戏里有个石碑、点击同样可以得到武将计的、只要技能满足游戏设定的组合技能所需要的、一样可以组合、我发现黄龙天翔、风龙天玄、水龙滔天、地龙什么什么的、还有个火龙什么什么的。这5个技能可以组合成龙皇什么什么的技能、消耗3个集气点。其中的4个也可以组合成消耗2点的组合技。另外还有个“五灵破邪阵”、 5个武将分别要有青龙飞升朱雀焚天玄武浪涛白虎傲笑麒麟什么什么的、消耗3个集气点(还是4个?我忘了)。同时召唤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目前只发现九天龙魂贯是自带青龙飞升的。其他4个技能都只能靠道具、就是游戏里挑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的得到的、(不是比武大赛挑战圣兽、是分布在地图上的5个塔)、而且没麒麟也可以组合成一个‘四灵诛邪阵’。这两个都是召唤技能、说的杀伤力、我觉得其实‘神兵绝阵’的杀伤力也不错。另外还在探索日本的3个神奇带在一起有没组合技。
还有上几楼的。我严重鄙视、说的那几个武将简直没意思。我猜你们就是耍前期、后期根本没看技能。随便几个比你差点的武将、到后期用个军事技‘杀气腾腾’、比骁勇好用多了、还带什么杀气石?最多带个追风白凤加攻速、其他随便带。你那种玩法肯定是一队5人就搞定的、根本没意思、你那种玩法不如选个垃圾武将无限刷BUG玩通算了凸
四、求解三国群英传6最强五人部队。
我这有~
枪:吕布(弑鬼神)赵云那么强~再跟强人组队不可惜了么?自己1挑5去吧
刀:孙仁(蝶光斩舞)/小乔(花影旋岚)关羽同上!
剑:周瑜(破浪千刃)这必杀技不是太好.但是他做主将在水里速度暴快啊
弓:黄忠(炽炎流星?)有专署必杀的就这一个..
扇:貂禅(风华绝代)/大乔(幻舞艳光)这俩人差不多一样
全:诸葛亮(卧龙哮天)杀伤力没有许诸那么高.但是偶不喜欢许诸噢~
这队人地上主将诸葛亮.水面主将周瑜.我感觉这就行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三国群英传1最强五人,《三国群英传1》什么兵种最厉害》由网友konglu提供,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及公司所有;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